电竞开业方案怎么写

龙门:名医下沉解民忧 强基提质绘就乡镇医疗新图景

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常态化“下沉”乡镇,普惠高水平医疗服务,惠州市扎实开展“一镇一名医”固本强基行动,在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的12个乡镇卫生院设立了24个名(中)医工作室,其中龙门县9个乡镇共设有12个名(中)医工作室,让乡镇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诊疗服务。

8月14日上午,记者走进麻榨镇卫生院,只见李才明名医工作室外已经排起长队。诊室内,来自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神经内科专家李才明正专注地为患者问诊、检查、开方。村民廖叔告诉记者,以前看病他经常要往县城医院跑,来回一趟70多公里,光路上就得折腾大半天。现在有了“一镇一名医”这个好政策,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家诊疗服务,他打心底里高兴。

村民 廖叔:“惠州的医生来麻榨镇这里坐诊,方便我们看病,不用跑那么远。”

记者了解到,李才明领衔的团队由5位神经内科及康复医学科高级职称专家组成,在神经系统常见病、耳石症复位、慢性病管理等方面经验丰富。面对基层患者的诊疗需求,团队精准对接、对症施治,有效填补了乡镇在相关专科领域的服务短板。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二区主任 李才明:“乡镇里前来就诊的患者绝大多数是一些老年人,头晕、头痛、高血压、糖尿病等症状在这里比较常见,乡镇卫生院的核心优势是便捷,要聚焦解决95%的常见基础医疗问题,让群众小病不出镇。”

据了解,李才明名医工作室成立一年来,麻榨镇卫生院就诊率明显提高,月均就诊人次增长约5%,相当于每天多服务近22名患者。更值得一提的是,辖区患者因常见病向县外转诊的比例明显下降,既减轻了患者的奔波之苦和经济负担,也让乡镇医疗资源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

下沉基层,不止于看病问诊,更注重“输血”与“造血”并举。据悉,李才明团队着力构建“医、教、研”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除了日常诊疗,李才明还为当地医护人员开展门诊带教、教学查房和专题培训等工作,有效提升了他们在规范诊疗、精准用药及专科病症处置等方面的专业能力。

麻榨镇卫生院副院长 廖灿灵:“‘一镇一名医’政策对我院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将继续借助政策优势,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当地群众的健康福祉作出更大的贡献。”

麻榨镇卫生院的实践,正是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建设医疗升级的生动缩影。“一镇一名医”工程推动市级优质资源下沉,既为基层“输血”,输送先进理念与技术,更强化“造血”功能,提升服务能力,有效缩小城乡医疗差距,切实增强群众健康获得感,为“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劲的健康动能。




  • 下一篇:没有了